許多客戶對於這個項目,有著誤解。認為監造不重要, 工班或不同工班之間,會「自動的」 完成各自及相互之間應該要做或配合的事,所以, 不認同需要支付監造費給設計師…這是不對的。 以監造的工作性質來說,如果在大型的設計公司內, 會指派專職的工務經理坐鎮工地現場, 每天八小時在工地掌控進度與品質。可想而知, 監造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以下我們列舉了重要的項目,讀完之後,應該就可了解監造的任務…
監造不是僅止於到現場走走而已。以時段性來分的話, 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a. 開工前準備
設計師須準備足夠的圖面給各工班,製定工期進度表, 以讓工班按表操課;另外, 須至所屬的大樓取得大樓的施工要求與需知,同時交繳施工保証金( 有些大樓會要求的), 協調樓管人員與工班進場時間及上下貨品的地方。同時, 採購項目如有交期的限制,則需在此階段就要訂貨。
b. 工程期間
需至現場查看並記錄,執行工程管理及廠商管理,同時, 定期將施工成果,透過書面及相片向客戶回報, 讓客戶了解進度與階段成果。
c. 工程收尾
協助驗收,執行追加減項目的費用,協助客戶搬遷, 進行設備的使用教育訓練等。
2. 監造的工作內容
a. 確認工班是按圖施作
為了確保設計品質,在工程期間, 需確認工班按照設計圖面中的尺寸、規格、 材料及位置去執行他的施工內容。
b. 不同工程之間的介面問題
一個工程之中,少則五種,多則十幾個工種會進場。 設計師必須掌控各工種進出場的時間,以及, 協調各工種之間如何相互配合與銜接,例如水電與泥作如何配合, 空調必須早於木作開始前進場…等。 每一個工程的個案都會有所不同。
c. 工程進度
必須對各工種所執行的天數有所掌握,以掌控整體工程進度。 比方說,某個工種在該日的進場工時不足, 無法達到應有的施工進度時,則必須立刻請工班老板調整人數。 同時,亦須掌握採購物品進場時間,以免延誤了工期。另外, 亦須作施工記錄,並定期向客戶回報,讓客戶放心與了解。同時, 必須向客戶申請階段請款,亦支付下游廠商的費用。
d. 追加減項目
於施工期間,客戶難免會去改變設計內容,為使工程進行順利, 設計師必須先將改變內容所衍生出的時間與費用呈報給客戶認可, 之後,才能進行追加減的工程項目。
e. 突發狀況的因應與處理
無論再怎麼有經驗的設計師,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突發的狀況, 比方說,圖面與現場狀況有衝突或尺寸上有差異。 設計師須立刻指示工班如何調整,以讓工程順利進行。
3. 監造的目的
就是在執行一個好的工程管理,透過仔細的前置作業, 施工期間的進度與品質的控制,完工的專案收尾, 使工程內容一次到位,減少後續的修善,最後, 把一個好的作品交給客戶,讓他們能夠安心的使用, 才是監造的極終目的。
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工程經驗?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