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9

像家一樣的行動診所,讓看診更便利!




上次的「2025想家計劃」的發文中,我們提到的「家」的重新定義。其實,在這個展覽的室外展場,展示著另一個新的概念--「行動醫療」的裝置。這樣的方式,是將醫療的系統,從實質的醫院延伸出去,它可以針對偏遠地區或不方便出門的人,提供更親民的服務。

2016/11/17

完全超乎想像,馬廄變成住家!




倫敦,一個難得的晴朗午後。提姆一家人,在滿室陽光裏自家中,笑得愜意。就外人看來,他們生活在一個設計的還不錯的家,殊不知,這個家,從前是個馬廄。

2016/11/14

思考「家」的定義—2025想家計劃展覽



"十年後,我們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谷歌前副總裁李開復提到,未來機器人將取代許多人的職業,十年內90%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主導,世界亦將被完全的顛覆,最明顯的族群,首當其衝的將是金融分析師、醫師、教師及律師,這些人即將面臨失業的可能

2016/11/13

WOW!@paradise 貝聿銘之美秀美術館


"文字詩詞,可以透過連續空間的呈現,如同電影般的場景的引人入勝!"

桃花林...聞之,欣然規往,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2016/11/10

WOW!@temple 水御堂


"一個沒有寺廟形式的廟宇,反而讓更多人前往一探究竟…"
宗教空間,一直是每回旅行必看的項目。尤其是在教學上詮釋「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實體空間」時,親身體驗的結果,要比從雜誌上的感受來的強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