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4

思考「家」的定義—2025想家計劃展覽



"十年後,我們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谷歌前副總裁李開復提到,未來機器人將取代許多人的職業,十年內90%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主導,世界亦將被完全的顛覆,最明顯的族群,首當其衝的將是金融分析師、醫師、教師及律師,這些人即將面臨失業的可能

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在20世紀初,那個鍾情機器美學的年代,發表了「住宅是為了居住而存在的機器」。在不到一百年的現在,我們對「家」的渴望,已不再僅止於「生存容器」的最低需求。「家」,已經是一個載體與媒介,透過它們,我們重新詮釋了「家的質感」:透過實質的空間塑造,滿足公私領域中更多生活的面向,來表達「個人與家」之間的精神向度的體現。


面對「未來」這件事,這些所謂的先軀者,憑藉著他們超乎常人的眼界,以宣言的形式,大膽的預測了未來的趨勢。作為設計者,我們仍認為嚴長壽先生的論點,比較有「人」味。


嚴先生在「未來產業」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提到,「機器人沒有辦法代替一個感情,機器人是冷的東西,即使它加了溫度,它也不是真實的」,「機器人所告訴你的事,是標準化,是『齊一』的,就像連鎖餐廳或飯店一樣」。可是,人類是情感且有知覺的動物,追求的是各異的,各自不同的,「這是機器人作不到的事,但人可以做到」,但是,「這絕無好壞之分,而是各人好惡的問題」。

2025想家計劃,這個由民間團體所舉辦的展覽,透過了另一個角度,闡述了嚴先生的觀點:家的塑造,不是一個標準化的過程,亦不是像工程師般的製造一台機器。透過設計者對「人」的了解、情感的投入與自我影射,為不同的人,建造出屬於十分個人的媒介量體,透過這樣的過程,除了滿足使用者在生活機能上的要求之外,亦達到了精神向度上自我的連結與歸屬。


在這個展覽中,集結了台灣中生代的設計師與建築師,他們透過論述與實際的操作,依據不同面向的觀察、例如性別與年齡、族群、地域性等,傳達了他們對「家」的重新定義,讓「家」可以作更多元化的呈現,使我們更了解我們所存在的時代與生活空間,對未來的住宅形式,有著更多的認知與理解。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抽空前往觀賞!

Resource: 忠泰美術館2025想家計劃、讀書俱樂部、天下文化、天下雜誌